资讯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活性污泥不下沉是什么原因?

活性污泥不下沉是什么原因?

一、污泥膨胀,这是“罪魁祸首”之一常见的原因就是污泥膨胀了。简单来说,就是活性污泥里的微生物“闹脾气”,形态和结构发生变化,变得不容易沉降。污泥膨胀又能分成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丝状菌膨胀是因为活性污泥里丝状菌过度繁殖。正常情况下,丝状菌和其他微生物和谐共处,大家分工合作处理污水。但一旦环境条件不合适,丝状菌就开始“疯长”,它们像一团乱麻一样缠绕在一起,把其他微生物包裹住,让污泥的体积变大、密度变小,自然就沉不下去了。打个比方,这就好像原本整齐排队的人群里突然钻出一堆乱长的藤蔓,把大家都缠住了,队伍自然就乱套,走不动了。导致丝状菌膨胀的原因有好多。首先是水质问题,如果污水里的碳氮比失调,比如碳源太多,氮源和磷源不足,丝状菌就会因为“吃得太好”而疯狂生长。就像人顿顿大鱼大肉,营养不均衡,身体也会出问题。还有,溶解氧不足也会让丝状菌占上风。因为丝状菌比其他微生物更耐低氧环境,当水里氧气不够的时候,其他微生物“没劲儿干活”,丝状菌却能趁机大量繁殖。另外,水温、pH值不合适也可能引发丝状菌膨胀,比如水温突然升高或者pH值波动太大,都可能打破微生物之间的平衡。非丝状菌膨胀则通常是因为污水中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物质或者油脂。这些东西会在污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污泥颗粒相互聚集沉降。想象一下,污泥颗粒就像一个个小珠子,表面活性物质和油脂就像给珠子抹了一层油,珠子之间滑溜溜的,根本没办法紧紧挨在一起下沉。二、曝气出问题,微生物“缺氧或氧中毒”曝气环节要是出毛病,活性污泥也会“闹情绪”。曝气过度,也就是往污水里通入了太多的空气,会让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一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新陈代谢加快,产生大量的小气泡附着在污泥颗粒上。这些小气泡就像给污泥装上了“小翅膀”,让污泥变得轻飘飘的,难以沉降。而且,过度曝气还可能导致污泥解絮,原本紧密的污泥结构被破坏,变成零散的小颗粒,进一步影响沉降性能。反过来,曝气不足同样麻烦。刚才也提到了,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污染物需要氧气,要是氧气供应不够,它们就没办法正常工作,处理效果变差不说,还会产生厌氧反应。厌氧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气体,比如硫化氢、甲烷,这些气体会让污泥上浮,出现不下沉的情况。就好比人在缺氧的环境里会呼吸困难,干不动活,活性污泥缺氧也会“罢工”,不好好沉降。三、营养失衡,微生物“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长和代谢需要合适的营养物质,主要就是碳、氮、磷,一般认为它们的比例在BOD5:N:P=100:5:1是比较理想的。要是这个比例失调,微生物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当污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不足时,微生物没办法合成足够的细胞物质,生长缓慢,活性降低,污泥的沉降性能也会变差。这就像农民种地,土壤里肥料不够,庄稼长得又瘦又弱,产量也不高。相反,如果污水中营养物质过多,微生物会快速繁殖,污泥量增加,但这些污泥的质量不好,结构松散,也不容易沉降。就好比人吃太多,体重增加了,但身体变得虚胖,行动不便。四、有毒物质入侵,微生物“中毒罢工”污水里要是混入了有毒有害物质,那对活性污泥里的微生物来说就是一场“灾难”。重金属离子(如铬、镉、汞)、化学药剂(如酚类、醛类)、杀虫剂等,这些物质都可能对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造成破坏。微生物一旦“中毒”,就会失去活性,无法正常进行代谢和凝聚沉降。这就好比一个好好的团队,突然进来几个“破坏分子”,把大家都弄得没心思干活,团队的效率自然就直线下降。而且,这些有毒物质还可能改变污泥的性质,让污泥变得黏稠或者松散,进一步影响其沉降性能。五、污泥龄过长,微生物“老龄化”污泥龄是指活性污泥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平均停留时间。如果污泥龄过长,意味着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年龄”太大了,进入了衰老期。这些老化的微生物活性降低,分解污染物的能力变差,而且它们的细胞结构也变得松散,容易破碎。破碎后的污泥颗粒更小,更难沉降。就像一个公司里全是上了年纪、活力不足的员工,工作效率肯定高不了,还可能出现各种问题。而且,污泥龄过长还可能导致污泥腐化,产生难闻的气味,同时释放出气体,让污泥上浮。六、进水水质水量突变,微生物“水土不服”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和水量如果突然发生变化,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也会“水土不服”。比如,原本处理的是生活污水,突然混入了大量的工业废水,水质的成分、浓度都变了,微生物一时难以适应,就会影响它们的正常代谢和凝聚沉降能力。又或者,进水水量突然大幅增加,超过了污水处理系统的负荷,污水在处理池里的停留时间变短,微生物来不及充分分解污染物,污泥的质量也会下降,导致沉降困难。这就像一家小饭馆,平时只接待几十个人,突然一下子涌进来几百人,厨师和服务员根本忙不过来,饭菜质量和服务效率都会大打折扣。

2025-05-20

more

曝气池pH值变化的那些事儿

曝气池pH值变化的那些事儿

咱都知道,曝气池在污水处理里那可是相当关键,而pH值又是曝气池运行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要是出了问题,曝气池的处理效果就得大打折扣。今天咱就来唠唠影响曝气池pH变化的那些因素,还有对应的解决办法。先来说说水质方面的因素。污水里的成分那叫一个复杂,要是里面有大量的酸性或者碱性物质,pH值肯定会受影响。比如说一些工业废水,生产过程中会用到各种酸碱药物,排出来的废水pH值波动就很大。像电镀厂的废水,可能就因为电镀工艺用到强酸,废水酸性很强;造纸厂废水又因为造纸过程的一些化学处理,碱性比较大。这要是直接进入曝气池,pH值能不“造反”嘛!还有污水里的氨氮含量,也和pH值关系密切。曝气的时候,氨氮会发生硝化反应,这个过程会消耗碱度,释放出氢离子,从而让pH值降低。要是污水里氨氮含量过高,那曝气池里pH值下降的幅度就会比较明显。比如说生活污水,要是含有大量含氮的有机物,在微生物分解过程中,氨氮不断产生,硝化反应持续进行,pH值就容易一路走低。接着讲讲微生物代谢对pH值的影响。曝气池里的微生物可是一群勤劳的“小工人”,它们分解有机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候,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代谢产物,这些产物有的是酸性的,有的是碱性的。当微生物大量繁殖,分解有机物的速度加快,酸性代谢产物增多,pH值就会下降;要是微生物生长受到抑制,代谢活动减弱,碱性物质相对增多,pH值又可能上升。打个比方,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时候,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像乙酸、丙酸这些,就会让曝气池里的pH值明显降低。曝气的条件也对pH值有很大作用。曝气量要是太大,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硝化反应过度进行,超出了污水中原有碱度的缓冲能力,pH值就会持续降低;二是过度曝气会让污泥自身氧化加剧,微生物活性受到影响,代谢过程发生变化,也可能引起pH值波动。相反,要是曝气量不足,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受到抑制,有机物分解不完全,就会造成pH值上升。比如在一些处理规模较小的污水处理站,可能因为曝气设备老化,曝气量不够稳定,时而过大时而过小,就会导致曝气池的pH值像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温度也是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微生物的活性对温度可敏感了,一般来说,温度在20-30℃的时候,微生物活性强,代谢正常,pH值也相对稳定。要是温度过低,微生物代谢速度减慢,营养物质的运输受到阻碍,大量粘性较高的糖类物质聚集在一起,就会使污泥解体,进而影响pH值;温度过高呢,细菌难以承受高温,大量死亡,代谢过程被打乱,pH值同样会发生变化。像在北方的冬天,气温很低,要是污水处理厂没有做好保温措施,曝气池水温下降,微生物活性降低,pH值就可能出现异常。说完了影响因素,咱再讲讲面对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针对水质问题,首先得加强对进水水质的监测,一旦检测到酸碱性废水流入,马上把它们引入调节池进行单独处理。在调节池里,可以投加酸碱药剂进行中和预处理,让pH值达到合适范围后再进入曝气池。对于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在进入生物处理单元前,要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去除或降低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还可以在污水厂内设置调节池,对进水水质和水量进行均衡调节,缓冲进水异常冲击,实时监测进水水质情况,当浓度过高时,及时调整工艺参数应对。要是超标特别严重,就紧急调用应急池。要是因为氨氮含量高导致pH值下降,一方面可以适当降低进水氨氮负荷,比如加强源头控制,减少含氮有机物的排放;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投加碱度来补充消耗的碱度,常用的碱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等。不过投加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量,避免投加过量造成新的问题。要是微生物代谢引起的pH值变化,就得调整微生物的生长环境。比如控制合适的污泥负荷,根据进水水质,合理调整进水流量和污泥浓度,将污泥负荷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当污泥负荷过高时,适当增加污泥浓度或减少进水流量。定期核算污泥龄,当发现污泥龄过长时,适当加大排泥量,排出老化污泥,补充新鲜污泥,恢复微生物的活性。一般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时,污泥浓度控制在2000-6500mg/L。在曝气条件上,要检查曝气设备,确保曝气均匀,调整曝气量至合适范围,确保微生物能够进行充分且适度的有氧呼吸,维持系统内的酸碱平衡。硝化工艺混合液的DO应控制在2.0mg/L左右,一般在2.0-4.0mg/L之间,排查期间建议使用手持溶解氧监测仪,避免在线监测有故障情况。面对温度问题,要是温度过低,可以给曝气池加上保温措施,像覆盖保温材料;要是温度过高,可以采用冷却塔等设备对进水进行降温处理,保证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下工作。总之,曝气池pH值的稳定对污水处理效果至关重要,我们要时刻关注各种影响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让曝气池这个污水处理的“大功臣”能一直稳定地工作。

2025-05-20

more

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耗操作

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耗操作

一、从源头优化工艺,让处理流程更“丝滑”污水处理的工艺就像一条流水线,要是流水线设计不合理,那能耗肯定蹭蹭往上涨。咱先从核心工艺说起,很多污水厂用的是活性污泥法,这时候控制好污泥浓度就特别关键。浓度太高,曝气的时候就得使劲供氧,耗电自然就多;浓度太低,处理效果又不好。所以,得根据污水的水质、水量,精准找到一个合适的污泥浓度。比如说,通过实时监测进水的COD(化学需氧量)、氨氮这些指标,动态调整污泥回流比,既能保证处理效果,又能少浪费点电。还有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这种工艺能同时脱氮除磷,但要是厌氧、缺氧、好氧各个池子的容积分配不合理,或者停留时间没把控好,也会白白浪费能源。这就好比做饭,火候和时间得拿捏准了,才能做出好菜。可以根据实际运行数据,优化一下池子的尺寸,说不定就能减少不必要的能耗。另外,现在一些新技术也值得尝试,像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虽然前期投资高点,但它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而且污泥产量少,从长远来看,反而能节省不少后续处理的成本。还有一些新型的生物填料,比表面积大,微生物附着生长得好,能提高处理效率,降低曝气能耗。二、曝气系统:污水处理的“耗电大户”,得好好治治曝气系统在污水厂里耗电占比能达到30%-50%,是节能降耗的重点“关照对象”。传统的曝气方式,很多是不管污水量多少,都按照固定的模式供气,这就像开着大灯却只照亮一小块地方,浪费!现在有了智能曝气控制系统,就聪明多了。它能实时监测污水中的溶解氧浓度,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曝气量。比如,进水污染物浓度高的时候,自动加大曝气量,保证微生物有足够的氧气分解污染物;污染物浓度低了,就及时减少曝气量,省电!就跟家里的变频空调一样,人多、温度高的时候使劲制冷,人少、温度降下来了,就降低功率,特别智能。还有曝气设备本身也有改进空间,像微孔曝气器,比传统的曝气头更高效,能把空气分散成更小的气泡,增加氧气的溶解效率。而且定期清理曝气头,防止堵塞,也能保证曝气效果,避免因为曝气不畅而加大供气量。三、升级设备,给污水厂换上“节能心脏”污水厂里的各种设备,从水泵到风机,从搅拌器到污泥脱水机,都在默默消耗着能源。咱先说说水泵,很多污水厂的水泵都是“老古董”了,效率低、能耗高。换成高效节能型水泵,能带来明显的效果。比如,采用变频调速技术的水泵,就可以根据实际流量需求调节转速,避免“大马拉小车”的情况。以前不管水量大小,水泵都一个劲儿地转,现在能按需工作,省电效果杠杠的!风机也是能耗大户,像罗茨风机,可以换成效率更高的离心风机,或者磁悬浮风机。磁悬浮风机没有机械摩擦,噪音小、效率高,虽然价格贵点,但用几年省下来的电费,说不定都能再买一台风机了。还有污泥脱水机,以前用的带式压滤机,脱水效果一般,后续污泥处置成本高。换成板框压滤机或者叠螺式污泥脱水机,污泥含水率能降得更低,减少了后续污泥焚烧或者填埋的成本,变相也是节能降耗了。四、能源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才是真本事污水厂虽然是处理污水的地方,但其实里面也藏着不少“宝贝”。比如说,污水在厌氧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沼气,这可是个好东西!以前很多污水厂都把沼气直接排放了,不仅浪费,还污染环境。现在可以把沼气收集起来,用来发电、供热。像一些大型污水厂,收集的沼气足够供应厂区的部分用电,甚至多余的还能并网卖电,这就相当于把污水处理的“副产品”变成了真金白银。还有污水里的余热,也能利用起来。污水的温度相对稳定,冬天比气温高,夏天比气温低,可以通过热泵技术,把污水里的热量提取出来,给厂区的办公楼、宿舍供暖;或者在夏天用来制冷,这样就能减少空调的能耗。五、精细化管理,把每一分资源都用在刀刃上除了硬件升级,管理上也有不少节能降耗的空间。首先是人员培训,让操作人员熟悉设备的性能和运行规律,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比如说,什么时候该开哪台设备,怎么调整参数,这些小细节都能影响能耗。定期组织培训,分享节能操作的经验,说不定员工们就能琢磨出一些小妙招,让设备更省电。再就是建立能耗监测系统,就像给污水厂装上“智能电表”,实时监测各个环节的能耗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能清楚地看到哪里能耗高,是设备故障,还是操作不当,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还可以设定能耗指标,对各个班组进行考核,调动大家节能降耗的积极性。另外,和周边企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也不错。比如,把处理后的中水卖给附近的工厂,用于工业冷却、冲洗地面等,既减少了污水厂中水排放的成本,又给企业提供了便宜的水源,实现双赢。六、利用太阳能、风能,给污水厂“充点绿电”现在太阳能、风能技术越来越成熟,污水厂厂区面积大,特别适合安装太阳能板、风力发电机。在厂区的屋顶、空地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白天发电供厂区使用,多余的电量还能卖给电网。风力资源好的地方,也可以尝试安装小型风力发电机。虽然这些新能源发电可能没办法完全满足污水厂的用电需求,但积少成多,长期下来也能节省不少传统电力消耗,而且还能减少碳排放,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的号召。总之,污水厂节能降耗是个系统工程,从工艺优化、设备升级,到能源回收、精细化管理,再到拥抱新能源,每个环节都有文章可做。只要咱们多花点心思,多动动脑筋,一定能让污水厂变得更节能、更环保,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一份力量!

2025-04-25

more

2018-04

08

环保督察 未来3年这样查

“紧紧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特别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开展***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再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全覆盖。”日前,在生态环境部成立后举办的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这样介绍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将要开展的工作。在***轮中央环保督察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第二轮督察又会有哪些新的重点呢?对首轮整改“回头看”3月28日召开的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次会议用了“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动真碰硬,取得显著成效”的表述,对***轮中央环保督察予以肯定。数据***直观地体现了成效。自2015年12月在河北省启动督察试点后,中央环保督察在两年内实现了对全国31个省(区、市)督察全覆盖。督察进驻期间,共问责党政领导干部1.8万多人,受理群众环境举报13.5万件,直接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8万多个。在开展第二轮督察前,先对首轮督察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则有利于成绩的巩固。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骆建华认为,与***轮相比,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重点可能会放在***轮反馈问题的解决情况和解决效果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则表示:“‘回头看’的严厉程度不低于***轮中央环保督察。已经发现的问题是否整改到位以及还有没有新的问题出现,都会是重点。要‘老账新账’一起算。”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次会议审议了《关于***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总结和下一步工作考虑的报告》。会议指出,下一步,要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推动环境保护督察向纵深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环保督察提出了新任务。此前在各地,环保督察倒逼产业升级的功能不断显现,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以浙江省为例,多地以督察为契机,推动本地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衢州市编制出台钙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和资产整合。温州市推进锻铸造业转型升级,通过督察整改,温州乐清大荆镇107家铸造企业全部淘汰拆除,龙湾区优选31家铸造企业整合为8家。“已有的督察问责、监管执法工作,可以看做是一个压力测试,实现了环保与经济双赢。实践证明,推行绿色发展、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对经济压力的影响是适宜、可行的。”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舜泽说。完善环保督察机制去年年底,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副主任刘长根曾在发布会上介绍称,第二轮环保督察将进一步完善督察工作机制,逐步将环境保护督察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在环保督察过程中,环保约谈是重要的督政手段,发挥着震慑、警示作用。在新一轮督察中,约谈工作也将会加大力度。“通过约谈一个,推动一片工作,这才是我们的目标。”刘长根表示,2018年约谈对象拟重点聚焦以下几方面:一是针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力度不够、工作滞后、问题集中的地区要进行约谈;二是大气、水、土壤三个“十条”目标任务没有完成,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的地区;三是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不力、问题反弹,并造成不良影响的地区;四是中央领导批示,或新闻媒体曝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解决不力的地区。另外,生态环境部还将积极指导地方建立省级环保督察体系,实现国家督省、省督市县的中央和省两级督察体制机制,发挥督察联动效应。

more

2018-04

03

私自撕掉封条、连夜转移设备,这家企业竟然如此对抗环保执法

(记者郭致远文图)一家企业生产金属制品迟迟不做环评,郑州市环保局执法人员责令其停业整顿,该企业却私自撕掉封条连夜转移设备。4月2日,郑州市中原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涉事企业其行为比较恶劣,他们已经报警,目前须水警方已介入调查。现场:封条已被撕破设备转移人去厂空4月2日,记者与郑州市中原区环保监察执法大队执法人员王镭等人赶至郑州市化工路与紫竹街交叉口北侧,看到郑州新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厂区两个车间大门贴着的中原区环保局封条已被撕破。据王镭介绍,由于该企业地处高新区境内,在地理概念上被称作“飞地”,平常监管有一定难度。“春节后,我们对辖区所有企业进行排查、走访,经过拉网式排查,10多家企业均依法做了环评,唯独这家名为郑州新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没有做环评。”3月28日,中原区环保监察执法大队走进该厂区时,现场弥漫着大量油污气和酸味,“那些物资都是污染度较高的东西。我们要求他们立即停业整顿,依法做好环评,并且贴上了封条。”王镭等人称,执法过程中,企业负责人拒绝签字。然而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时隔一天再来调查时,该企业撕掉封条并连夜将设备全部转移走了。说法:涉事企业相关责任人电话无法接通,警方已介入记者注意到,偌大的厂区里,只留下废弃油桶、旧金属条丝等。执法人员称,这家企业不履行手续做环评,而且一夜之间将设备转移走,且破坏掉3个酸池,其行为恶劣,他们已报案。4月1日,须水公安分局介入调查。据中原区环保监察执法人员介绍,与这家企业的房东联系获知,老板姓王,巩义人,但是多次拨打电话却无法接通。采访中,记者试图与王某联系,亦是如此。参与调查此事的须水公安分局工作人员介绍,其相关责任人的行为恶劣,目前警方正在全力侦查,相关情况不便透露。

more

2018-03

30

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问责情况公布 1048人被问责

央广网北京3月30日消息(记者杜希萌)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公开移交案件问责情况昨天公布,北京、上海等七省(市)共问责1048人,其中厅级及以上干部162人。2018-3-30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2016年底,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组对北京、上海、湖北、广东、重庆、陕西、甘肃七省市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并于次年四月完成督察反馈,同步移交91个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从问责意见看,七省市共问责1048人,其中包括涉及甘肃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省部级干部3人。从具体问责情形看,党纪政务处分777人,占比超过七成,相比***批中央环保督察公开移交案件问责力度更大。问责人员基本涵盖环境保护工作所有相关方面。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办公事副主任刘长根说,这体现了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刘长根:91个案件移交给地方以后,全部查清属实,全部实施问责。问责的1048个,处级以上接近70%,很多地方县长、县委书记、市长、包括市委书记被问责,在这次问题里很常见。从移交问题具体分析,地方环保不作为、乱作为、不担当的问题仍然突出,尤其是环保部署推进不力、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占比达到4成。此外,大城市污水收集处理、垃圾处置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在第二批督察移交案件中较为集中。比如上海嘉定区垃圾残渣填埋场渗滤液偷排直排。上海安亭镇2016年违规将1.5万吨垃圾转运至外省处置。为此,嘉定区绿化市容局副调研员汤煜民等六人被予以记过、严重警告等处分。刘长根:超大城市水环境管理问题是很大的毛病。上海存在污水直接排海的问题,污水厂提标改造的进度滞后。珠三角,包括深圳、包括广州,污水直排的情况也是突出的。督查的时候,深圳的污水收集率只有5成左右。所以去年一年,广东建成了5900多公里的污水收集管网、仅深圳就建成了2000多公里。生态环境部表示,中央环保督查工作将继续推进深化,未来三年将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全覆盖。

more

2018-03

26

环保暴击不断加剧,中小企业必须应战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年初以来,环保政策密集出台,环保产业奋蹄疾进,中国正迎来一场剧烈的环保风暴。然而,大浪淘沙,狂风扫射后很多企业被掩埋在沙砾之中,或关停或整改。这其中,***受影响的莫过于中小微,它们规模小、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低、适应政策及市场影响能力弱,在短期与长期、微观与宏观、内部与外部三对矛盾中随风摇摆。众所周知(现在知道也不晚ÖÖ),道勤普惠一直服务于中小微企业,提高它们的融资可得性、降低其融资成本,***终帮助这些中小微企业获得长远发展。但是,在行业的选择上,我们将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企业、两高一剩行业排除在外,这其实与“环保风暴”的理念不谋而合。真正拉开环保风暴序幕的,是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随后,这场风暴愈演愈烈,无论是在力度的持续性,还是在行业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呈现出加强状态。有人不禁提出疑问:国家不是鼓励小微企业发展吗?这样一个环保暴击可是将很多小微企业直接KO掉,那鼓励政策还有什么意义呢?的确,国家对小微企业的重视度一直在提高,“一行三会”纷纷制定相应措施帮助小微企业成长,尤其在贷款方面更多的给予扶持。银监会也提出“两增两控”的新目标:促使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同时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质量水平和贷款综合成本。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我们必须考量的,那就是:是牺牲环境来创造财富,还是解决社会问题而创造价值?就在***近,“向阳红01”船在我国南极科考比较薄弱的南极大西洋扇区,进行了物理海洋与气象、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底地形与测绘、海洋化学与生物生态和海洋环境热点等六大学科领域调查,取得了丰硕科考成果,特别是在全球***发现了海底热液与冷泉并存。在为之自豪的同时,还有一个消息我们不得不面对——本次“向阳红01”船的南极科考队员竟在南极这片“净土”上也发现了“微塑料”这种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十大紧迫环境问题之一”的污染物。在南极发现微塑料,预警人类活动的污染已经遍布全球的各个角落。这难道还不足以让我们意识到治理环境污染迫在眉睫吗?环保是一种经济行为,环保风暴带来的显著影响是竞争环境的改善。现在,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就像原航空航天部部长林宗棠先生所说:“法律必须要严,你排污造成了下游的污染,甚至危害他人的生命安全,就应当受到惩罚。”这个“长着獠牙的环保法”正在一步步规范企业的生存行为,保护我们所有人的生命健康。我国没有停止过发展,只是做到有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环保风暴下,小微企业要自救。在这之前,中国有很多小微企业活在生死线上,国家推行的很多环保制度和标准,仅仅是作为推荐标准,做了更好,不做也不违法,所以大部分政策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环保”这场总该生的病磨砺了那些一直注意锻炼的企业,让它们增长了抵御风寒的能力。对企业来讲,即便得了重感冒,也未必是一件坏事。“从医学上讲,感冒是在帮助人排出体内毒素,是形成新的免疫力和增强抵抗力的有益过程,对人的健康长寿是有好处的。环保风暴是***体检,更是一剂猛药。”天津重钢机械装备董事长李坤如是说。不要认为环保是把“杀猪刀”,说到底,搞环保,是保障生态建设的质量,是提升公民的生活质量。环保就像一条链,连接着社会的各个群体,它不只是国家部门的责任,也关乎企业的利益,关乎整个民生。所以,不止为了企业得以长久发展,更为了所有人的生命健康,我们应该直面监察,更好的改变自己。要坚信,那些杀不死你的,会让你更加坚强。

more

2018-03

19

环保部部长李干杰:大气污染治理目前仍是“靠天吃饭”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今天下午15时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环保部部长李干杰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有记者提问,近期出现了一次严重的雾霾天气,下一期雾霾防治三年计划目标是什么?到2020年,PM2.5指标将下降到什么程度,和之前的大气十条有什么不同?李干杰回应,大气十条是2013年9月正式发布施行的,这在中国环境保护历史上十分重要,是中央坚决向污染宣战,开始系统污染治理的***行动计划。它的方向、路径、举措、目标任务都是科学合理的,有着很强的科学性、针对性,5年来效果非常不错,老百姓非常肯定。他介绍,成效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大气环境质量5年来得到改善和提升。大气10条有五大目标,定的时候非常痛苦,到时候可能交不了账,现在看不但交了账,还超额完成。比如全国338个城市PM10浓度要下降10%,长三甲PM2.5浓度要下降10%,珠三角PM2.5浓度要下降15%,还有“京60”——到2017年,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每立方米60微克。现在看来,5年来5大目标全部实现,并且全部超额完成。比如珠三角PM2.5浓度已经连续3年低于35%,去年浓度仅为27.7%;去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了每立方米58微克。二是有力推动了重点领域的产业机构优化,尤其是产业、人员和交通结构,这5年淘汰的落后产能,钢铁煤炭领域成绩都非常大,钢铁减少1.7亿吨,煤炭减少8亿吨,减少小锅炉20多万台,淘汰2000多万辆黄标车,煤改气、煤改电完成470多万户,这些都是过去想干而没敢干的。三是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基本形成,开展环保专项督查和专项巡查,实施了量化刚性问责,使大家都动了起来,并在重点地区建立了联防联动机制。此外,还强化了科技支撑,建立机制,投资方面则启动了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投资机制。“效果确实是明显的,但进步和成绩面前,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李干杰表示,***前后,北京连续几次重污染天气,就足以给我们足够的警醒。比如2月26日到28日,3月2日到4日,接下来3月9日到15日。“短短20天,北京就有4天重污染天气。”李干杰坦言,目前的大气治理还停留在“靠天吃饭”的阶段:“天帮忙,日子就好过,不帮忙,雾霾就严重。”因此他指出,大气治理需要我们在过去基础上以更大力气推动落实,否则目标很难实现。“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有信心,此前的成效是实实在在的,经验完全符合国情和内在规律,只要坚持好的经验,发展下去,成效就会更好体现。”他说,***前确实有几次重污染,但也从侧面体现出了此前大气治理的成效。他介绍,根据专家分析,前段时间是近20年以来***强的一次“逆温”:“污染物出不去,越压越低,像压缩饼干。”根据预计,3月9日到15日期间原本会有2个中度污染和4个重度污染天气,但***终仅有1个良、1个轻度污染、2个中度污染和2个重度污染。“天气没有那么糟糕,就得益于过去那么多年,尤其是去年大气治理的成果,确实是有效。”他表示,大气污染治理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绝不是吹个号、打个冲锋,就能一劳永逸,必须长期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more

2018-03

15

蓝天保卫战作战图初步绘就

制定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确定具体战役,集中优势兵力,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打,确保3年取得更大成效。环境保护部对今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阶段目标已经顺利实现,接下来的蓝天保卫战如何开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围绕“四个明显”治理大气污染新的一年,中央提出下一步治气工作要围绕“四个明显”展开,即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这也是制定三年计划的目标所在。“四个明显”为下一步大气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科学家柴发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大气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但挑战依然艰巨。秋冬季重污染天气过程应对仍需重视,尤其是中部省份大气污染防治压力仍然较大。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环境空气达标的仅占29%,其中98个达标城市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及福建省,基本为我国南方地区及沿海城市,240个不达标城市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成渝等区域。“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区域大气容量小、地形地貌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工业企业呈粗放式发展、企业污染治理水平不高、区域污染排放强度高等。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例,其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水平约为全国平均排放强度的3倍~5倍。”柴发合说。每个地区的特点不一样,打法战术也不一样除了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等地区之外,汾渭平原、成渝地区将成为未来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主战场。每个地区的特点不一样,打法战术也不一样。例如,汾渭平原和成渝地区受地理条件***,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不好,燃煤使用量大。汾渭平原还显著受扬尘和生物质燃烧排放影响,这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有明显区别。而川渝盆地“散乱污”企业多、空间分布面广、不同地区污染来源也不同。同时,汾渭平原、川渝盆地、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地区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治理经验,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是治理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书肖对记者说:“汾渭平原的大气污染立体监测、污染源排放清单和动态源解析等工作仍很欠缺,环保部门宏观调控能力和环保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川渝盆地内监测网络布设不完善,就四川省而言,其4个超级站全部位于成都,导致对盆地内不同地区的污染特征和成因了解不足。”对此,王书肖建议,应尽快在这些地区开展系统的污染源排放清单、污染特征观测、区域传输等相关研究,加强区域一体化的大气污染立体监测网络建设、动态污染源清单编制和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建设。“这些地区各具特色,治污路线不能完全照搬,但可以借鉴京津冀地区‘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的服务与监管模式,‘量身定制’大气污染防治方案。”王书***调。要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环境保护部提出,打赢蓝天保卫战,要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2017年京津冀空气质量好转,散煤治理功不可没,使得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下降了20%左右。蓝天保卫战要取得胜利,散煤治理依然是重点。《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中明确要求,“2+26”重点城市到2019年清洁取暖率要达到90%以上,县城和城乡接合部达到70%以上,农村地区达到40%以上。柴发合说,2018年双替代400万户的重点区域仍以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为主,除了双替代取得较好效果的12个试点城市外,其他城市也要逐步有序***推行双替代工作。据了解,2018年,北京计划完成450个村“煤改清洁能源”,基本实现全市平原地区“无煤化”。整治“散乱污”企业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必要措施。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取缔散乱污企业6.2万多家,主要污染物减排明显。2018年北京力争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河北也对清理“散乱污”企业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加大清理整治力度。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标准3月1日起***实行,与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对比,国家对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提出更高更严格的排放要求。这意味着,三年作战计划的前奏战已经打响。柴发合说,接下来,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把稳固“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成果和高架源稳定达标排放作为坚守阵地,把压煤减排、提标改造、错峰生产作为主攻方向,把重污染天气妥善应对作为重要突破口,加强联防联控,严格执法监管,强化督察问责,将之前大气污染防治好的经验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

more

2018-03

14

2018“回头看”,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蓄势待发

日前,环保部消息显示,目前中央环保督察已经完成了全国31个省市全覆盖,2018年将继续加大环保约谈等形式的督政工作,初步考虑对***轮督察问题回头看,围绕大气污染、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开展机动式、点穴式专项督查等。过去的2017年中,环保话题热度***,环保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如果评选年度关键词,“环保”绝对会榜上有名。进入2018年,虽然仅过去短短半个月,但环保并没有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成为“一阵风”,反而有烈火燎原的迹象。而在2017年和2018年之间,中央环保督察又无疑起到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找问题,重履责,促整改,动真格……中央环保督察真正把准了全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症结所在,指出了地方生态环境问题的病因,刺痛了一些人、一些企业和一些相关部门的神经。2015年12月在河北展开试点,2016年、2017年两年间分四批在全国实施进驻,首轮中央环保督察真正实现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3.5万余件,立案处罚2.9万家,罚款约14.3亿元,在边督边改过程中共问责党政领导干部18199人。约谈、问责、拘留,在这一连串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不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这些问题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有关,也和不少地区不重视、不作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地区大气、水环境问题突出;工业污染问题严峻;农村生态环境薄弱;自然保护区未批先建、违规建设;污染治理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水资源过度开发等,都在首轮中央环保督察过程中暴露无遗,并得到了及时遏制。表层来看,中央环保督察的作用直接体现在督企督政、查处污染等。但从深层次分析,其长远意义在于促进地方积极主动调整发展思维,借助督察的“东风”顺势解决产业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等问题,从而实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伟大历史使命。这两年来,中央环保督察的成效已经日益彰显。从中央到地方,整改任务清单完成之余,不少地方已经因地制宜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制度标准等,将环境保护纳入干部履职尽责考核评价范畴,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进行追究等。从环保部***新消息来看,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的工作必然不会停下脚步。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表示,目前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和环境保护部正对首轮前四批进行充分总结。梳理问题、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和配套措施,为后续开展第二轮做好准备。根据初步规划,***轮督察问题的“回头看”将成为2018年的首要工作;其次是指导地方建立省级环保督察体系,实现国家督省、省督市县的中央和省两级督察体制机制,发挥督察联动效应,形成环保督察的长效机制,维持环保高压态势。如此一来,中央环保督察将真正纳入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成为一项长期的持续的战略性工作。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污染治理,百利而无一害。

more

2018-03

11

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下一步大气治理要调整优化三个结构

中证网讯(记者欧阳春香)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在记者会上表示,下一步大气污染治理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这三个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黄润秋介绍,“大气十条”***阶段的目标***实现。重点地区PM2.5下降了30%以上,重点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了一半。一方面,我们对京津冀“2+26”个城市进行了燃煤替代和散乱污企业的整治工作。第二方面,我们对“2+26”个城市进行了强化的环保督查,进一步压实了地方政府责任。所以京津冀的改善幅度比较大。黄润秋认为,当前大气污染治理形势仍然处于负重爬坡阶段。一方面,“人努力天帮忙”,蓝天白云多了,说明我们的路子是对的;另一方面,目前采取的措施还不是根本性的,改善的力度有限,改善的程度远远还未达到质变的阶段。黄润秋表示,下一步大气污染治理关键在三个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一是产业结构。京津冀“2+26”个城市国土面积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但是排放了我国10%的二氧化硫,15%的氮氧化物。如果不在产业结构上做根本的调整,要从根本上治理大气污染还是一句空话。二是能源结构,要改变偏煤的能源结构,京津冀地方不大,但是单位面积、煤炭的消耗是全国的五到六倍,所以要坚持把重点地区的煤炭消费总量要控制下来。另外在北京地区的冬季清洁取暖要稳步推进。三是交通运输结构。现在相当多的物料运输是通过公路运输,要提高铁路货运比例,同时对重卡的超标排放要严加管控,加强区域的联防联控。另外还要靠广大社会群体一起践行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在生态红线划定方面,黄润秋介绍,以长江经济带为主的15个省市自治区已经划定了***批生态红线,今年还要划定16个省市生态红线。

more

2018-03

10

浅谈我国环境污染现状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然而在这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背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面临着更严重的挑战。现阶段我国面临的环境污染主要有三大方面:1.大气污染我国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是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这三类物质。这些污染物的来源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工业生产,石油矿产的开采,燃煤发电发热,汽车尾气的排放,垃圾的无措施焚烧等等。2.水体污染相必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地球被水环绕着,看起来水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我们人类真正能用上的水资源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海洋水并不能直接为我们作用,我们需要的是淡水资源。那为什么我们不用海洋水处理成淡水资源呢,原因是依据目前的技术和,只能实现小规模的海洋水转换淡水工程,而且投入的资金也是很庞大的,投入与效益不成正比。所以我们还得依赖这仅有的一小部分淡水。而我国是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之一,人口基数又大,让本来就不够用的水资源又变得更加珍贵。目前我国水资源污染还是比较严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工业污染,一些无良企业为节约治理成本将未经过治理的工业生产废水直接排入水体,导致水体污染。.农业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大量的农药,如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等。特别是在农村中,农民将使用过的农药器具直接扔进河道,水沟中,导致水体受到污染。还有一种是农作物上的农药残留在降水的作用下,渗入地下水体中。生活用水污染,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在使用这些水资源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生活污水,也称中水,比如洗涤用水,医疗废水等。3.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如乱砍乱伐,不加控制的开采导致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农药的成分大多都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一旦进入到土壤中,很难自然降解,只会越积累越多,加重了土壤的污染程度。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于开采矿石和生产企业排放含重金属废水原因导致。我们的环境其实很脆弱,我们的生产活动直接影响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注意,拥有一定的环保意识。

more

2018-03

09

2018年将下发1500万kW村级光伏扶贫指标

近日,国家能源局关于下发《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光伏行业相关的几个重点包括:1)健全市场机制,继续实施和优化完善光伏领跑者计划,启动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示范和实证平台建设工作。2)下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规模约1500万千瓦,惠及约20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的内容对比:年内计划安排光伏扶贫规模800万千瓦,惠及64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村级电站200万千瓦,惠及4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集中式电站600万千瓦,惠及24万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村级扶贫下发4.16GW,地面电站各省搞了超过7.2GW。表:2017年下达的村级扶贫电站指标表:2017年部分省份下达的地面扶贫电站指标(不完全)3)稳妥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规范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稳步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强化风电、光伏发电投资监测预警机制,控制弃风、弃光严重地区新建规模,确保风电、光伏发电弃电量和弃电率实现“双降”。2017年的内容对比:大力发展太阳能。继续实施光伏发电“领跑者”行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发电成本下降。调整光伏电站发展布局,严格控制弃光严重地区新增规模,对弃光率超过5%的省份暂停安排新建光伏发电规模。积极推进光伏、光热发电项目建设,年内计划安排新开工建设规模2000万千瓦,新增装机规模1800万千瓦。有序推进部分地区项目前期工作,项目规模2000万千瓦。(2018年的用词,跟前几年的用词相比,话风突变,2018年光伏的关键词应该是:稳)4)推动实行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落实可再生能源优先发电制度,推进可再生能源电力参与市场化交易,建立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激励机制,做好可再生能源消纳与节能减排、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等考核政策的衔接。2017年的内容对比:研究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机制,探索建立绿色电力证书发放和交易体系。其他行业的2017年、2018年的一些对比如下图所示。

more

12...25262728293031 共304条 31页,到第 确定

全国服务热线:

181-3792-9298

联系电话:18137929298 / 17395951977

固定电话:0379-63931977

邮箱:lysjhb@126.com

网址:http://www.shuijiahuanbao.com/

公司地址:洛阳市老城区老310国道老战友物流西200米

手机了解更多

手机了解更多

微信关注我们

微信关注我们

Copyright © 洛阳水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8006930号-1 豫公网安备 41030202000201号 【免责声明】